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越秀区 > 建设街 > 正文

红色的印记 | 协同和机器厂:“师洋技”造出中国首台柴油机

| 【记者 李 丹】【摄影 胡瀛斌】【编辑 严直高】 | 2021-08-05 17:52:33



图片
红色的印记
图片

广州是一座孕育英雄的城市,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广州在中共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创下了党史上许多的“第一”和“首次”,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历史遗址。广州市地名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特别推出广州地名文化学生读本《名在花城》系列之二——《红色的印记》。欢迎各位青少年学生跟着我们专栏的推荐,更好地识历史、知来路、守初心、启新程。

图片




在广州哪里可以拍复古工业风的文艺照?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红专厂,一个由旧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其实,广州还有许多比红专厂历史更悠久的旧厂房,一座座斑驳的老建筑,一个个停转的老机器,见证和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在荔湾区芳村大道东毓灵桥畔,屹立着一座淡黄色的百年厂房,正门顶部上方刻有“协同和机器厂”的商号,门楣上方雕有灰塑“1922”,代表着厂房所建年代。这里曾制造出中国首台柴油机的广州协同和机器厂旧址,而今已变身为宏信 922创意园。关于它的历史,要追溯到 100多年前……



机器厂老板“偷师”造出中国首台柴油机

1911年,在机器维修厂工作的技师陈沛霖、陈拔廷因不满老板的苛刻而辞工创业,在芳村大涌口开办了一间“协同和碾米厂”,取名“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之意,主要经营碾米和机器维修。




由于两人技术好敢创新,自制的碾米机比当时市场上普遍用的德国货和美国货都好,很快受到同行的关注。第二年,两人与他人合股扩建工厂并更名为“协同和机器厂”,专营碾米机制造,由于机器质量好,业务盛极一时,甚至行销国外。




二陈既重视技术革新,敢于同洋货竞争,也有爱国之心,立志推动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当时,广州的航运业逐渐发展,但内河轮船多采用锅炉蒸汽机,机体笨重,船身负荷大,行驶很不方便。二陈认为如能制售柴油内燃机,不但业务大有可为,对广州航运业也大有裨益,为此他们决定“偷师”。


陈拔廷有心结识了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一艘火轮上的“大偈”(机房领班),以晚上上船修理机器为名,偷偷将船上的柴油机拆卸,探究机器构造,并画成草图带回去研究。




他们几经摸索修改,终于在1915年试制成功70匹马力的火胆柴油内燃机,成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有了这件法宝,协同和的发展如日中天,迅速成为当时华南地区生产动力机最早、最大的工厂。1918年,协同和机器厂又研制出船用四缸内燃机,再次轰动当时的全国工商界。


工人党员建党支部领导红色革命

协同和不断发展壮大,工人众多,逐渐孕育出了红色基因。1924年5月1日,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广州成立了工人代表会和职工运动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十分重视领导发动大涌口的工人运动,工人出身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李佩堪受党组织的派遣,到协同和开展工人运动。




李佩堪为人老成持重,技术又好,在大涌口几家工厂中有不少师兄弟。他借助师兄弟情谊,多方走动,串联了渭文、岭南等机器厂工人,发展了李沛群等12名工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冬,协同和机器厂建立了大涌口党支部,成为芳村地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机器工厂,不断传递红色火种。在大革命时期,大涌口党支部为革命事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骨干,并领导芳村地区工人群众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




1949年8—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在全国战场上势如破竹,广州的国民党当局在溃败前企图大肆破坏市政和工业设施。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盗贼横行、劫案极多,但经过工人们的护厂斗争,协同和机器厂完整无损地迎来了黎明——1949年10月14日的广州解放。




1966年,协同和机器厂改名为广州柴油机厂。经过几代人的开拓与奋斗,广州柴油机厂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柴油机专业制造厂,不仅是广州著名的老字号企业,也是广州最早的民族工业企业之一。



百年厂房变身博物馆焕发新活力



历经百年风雨后,协同和机器厂当年的主要厂房依然“健在”。毓灵桥边的建筑正是建于1922年的机器车间,其内部以德国钢筋搭建,屋顶是木梁砖瓦,因此得以保存至今。最为难得的是,该旧址还留有若干遗存设备,如底座有“协同和”三字的剪床、英国制造的立车车窗,以及臂长4米的吊机等。




2009年,广州柴油机厂搬迁到番禺区,其旧厂区以租赁的形式进行再开发,宏信922创意园应运而生。创意园打造了一家颇受欢迎的博物馆——协同和动力机博物馆,2015年成为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在展馆内,可以看到协同和生产的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的模型,还有“镇馆之宝”——1933年美国产的辛辛那提立式机床,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立式机床。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广州工业发展史里有众多浓墨重彩的故事,协同和机器厂即是其中重要的一章。在博物馆室外展区,还能看到广州柴油机厂在不同年代生产的各类大型机器,虽然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机器永远按下了“暂停键”,但其背后的故事仍值得人们不断地挖掘回忆,而广州现代工业的发展也将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本文出自广州地名文化学生读本

《名在花城系列之二——红色的印记》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