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越秀区 > 光塔街 > 正文

南濠街里说南濠:纵贯南北南濠涌,昔日闹市忆风采 | 讲好光塔故事

| 【记者 黄丽霞】【摄影 胡瀛斌】【编辑 方米妮】 | 2021-10-24 12:41:16





岁月流经,蕃坊觅迹。作为一条历史底蕴深厚的行政街,光塔街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


怀圣寺光塔巍然矗立,唐代时外来商船见此,便知已到羊城;五仙观内的岭南第一楼,有广东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钟;诗书路、南濠街、仙邻巷……这些古老的街名仍在诉说当年“汉蕃万家”的盛况。


为挖掘光塔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光塔街道办事处将联合“微社区e家通越秀光塔”开设“讲好光塔故事”专栏,不定期推出身边的街巷故事。


好光塔
ABOUT
STREET STORY

经营犹记旧歌谣,来往舟人趁海潮。


风物眼前何所似,扬州二十四红桥。


这是宋代诗人方信孺作的《南濠诗》,从诗中我们可知宋代南濠景色吸引游人。


这南濠,就在今日海珠中路东边、惠福西路与大德路之间的南濠街一带。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旧时热闹繁华的南濠今已不在,只留下南濠街名供后人怀古。


位于海珠中路东边、惠福西路与大德路之间的南濠街。


南濠是宋代广州著名的水利工程、城建工程,那得由珠江说起。宋代时,广州城南面的珠江甚为宽阔,人称“小海”。那时每遇强风,“小海”也波涛汹涌,商船会遭灭顶之灾。




南濠街门牌。


唐代,广州已是世界闻名的外贸港口。外港在今黄埔区南海神庙一带的扶胥港,内港则是今南濠街附近的西澳码头。

宋代时,今大德路南侧的珠江北岸是外商云集的蕃坊,运货到蕃坊的船不少,倘遇风浪难有避风之所,所以官府决定在这里开掘一条濠涌。



位于南濠街的历史建筑。




南濠街街景。


北宋景德二年(1005),广州知州高绅主持修筑南濠。当时城中4条大渠的水流入南濠,南面通珠江边的濠口建起可控制水流的巨闸。以后,官府又多次疏浚南濠,使得船只可以利用南濠出入。南濠两岸因此成了商业旺地。

南濠建成完善后,一可让中外商船驶入停泊,以避风浪;二可让船只深入市集,方便运输;三可汇集城中4条大渠的水,便于防内涝,也可用于消防;四是增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




南濠街内,有居民在喂猫,生活气息浓郁。


那时南濠两旁广植榕树,建有石栏、亭榭,景色优美。最美的跨濠石拱桥名叫果桥。后来南濠南面还建起共乐楼,这楼又称“粤楼”,高十六七米,在当时大为吸引眼球,可称广州第一高楼了。古籍记它有“南州冠冕”“一郡壮观”之誉。登此楼俯望广州城,饮酒吟诗,实乃一大快事。



南濠街街景。


主持修广州西城的广州知州程师孟有《登共乐楼》诗咏道:


谁共吾民乐此亭,使君时复引双旌。

千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

山海是为中国藏,梯航尤见外夷情。

往来须到阑边住,为恋清风不肯行。


从此诗中,我们可窥见当时广州的繁华,也可知南濠一带商业之盛与景色宜人。而南濠附近的城门即称为“阜财门”及“善利门”,亦可印证这里当时是广州商业中心之一。




南濠街里,居民晾晒了中药材、腊肉,满溢浓浓的生活烟火气。


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8),共乐楼重修后改名远华楼;但后来毁去,仅存北面的花桥。至明代,把宋代三城合一之后,南濠已不能入船只,其南面东西贯通的玉带濠已取代南濠为广州商业中心的地位。


至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官府疏浚南濠,复通舟楫,百姓称便。但到清末时,南濠已淤塞,至民国初期修筑海珠路时,改为暗渠,两边建起民居,从此南濠消失,只有南濠街一名留存至今。




斗转星移,人去楼空,昔日繁华热闹的南濠,今已变身寻常巷陌,成为宜居之所。走进这条藏于闹市之中的小巷,踱步在石板砖上,再看着眼前那一栋栋清水红砖楼,谁又能想到,过去这里竟是一条濠涌呢?当沧海变成桑田,有关南濠的历史,也只能经口耳相传再为街坊们所知了。

如今的南濠街,两边建起了一幢幢居民楼,生活气息浓郁。街坊们或是坐在自家门口前打盹,或是和邻里好友聊天话家长。一到饭点,从各家厨房窗户里飘来的诱人香味,总能勾起行人的食欲。昔日南濠贸易闹市的盛况虽已难觅,但南濠街上浓浓的市井烟火气,也自有另一番风味。



资料参考:

《诗书福地》

《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二集)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